208昭宣中兴(下)

上一章 · 章节列表 · 下一章

第180节

【208】昭宣中兴(下)

汉宣帝在历史上留下了两个名字。一个,是他本来的名字刘病己;另一个,是他即位的时候改的名字,叫刘询。

那他为什么要改名字呢?

话说中国古代,有一种独特的名讳传统。先秦经典《春秋公羊传》里面就说过:“春秋为尊者讳,为亲者讳,为贤者讳”。其后就形成了一种中国的文化特色,有些人的名字是万万叫不得的。

对皇帝名字的法定避讳则始于秦始皇。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我们现如今都把农历一月的“正月”读作zhēngyu&egra一ve;,就是为了避讳他老人家名字里的“政”的谐音才遗留下来的一种习惯。在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上,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而出现的新词层出不穷。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,他的名字实在太常用,于是乎,六部中的“民部”变成了“户部”,佛教中的“观世音菩萨”变成了“观音菩萨”,比起原来的词,这些新词反而更加出名了。

那么我们这位汉宣帝,却是反其道而行之。他觉得病、己这两个字太常用,竟然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。

这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举动。古往今来体贴民情到了这个地步的皇帝,当真屈指可数。

而汉宣帝能做到如此一爱一民,恐怕与他的身世颇有关系。

汉宣帝的爷爷,正是在巫蛊之乱中自一杀身亡的太子刘据。巫蛊一案,太子一家都大受牵连,汉宣帝的父亲也在那场灾难中丧生,汉宣帝尚在襁褓之中,便被投进了监狱。

这大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登基之前就遭受牢狱之灾的皇帝。虽然数年之后,刘据被平反,汉宣帝得以出狱,但也是被收养在冷宫里头。因而汉宣帝少年时期,便有了难得的跟底层社会接触的机会。用一句常见的话说,叫饱尝了民间疾苦。

历史上许多皇帝都想做个好皇帝,但许多人都失败了。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深宫中长大的他们并不知道,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个样子的。

除了了解社会之外,曲折的人生经历还赋予了汉宣帝另一样更重要的东西,那就是浓重的危机意识。

其实在人类的发展史中,危机意识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它激发了人的智慧,磨练了人的意志,才使得人类有了今天的成就。

对于一个皇帝来说,危机意识很重要。对于汉宣帝来说,它尤其重要。

因为汉宣帝的面前横着一座大山,山的名字叫霍光。

汉语中有个成语叫“芒刺在背”,说的就是汉宣帝见霍光的感觉。霍光可以废昌邑王,当然也可以废汉宣帝。以霍光当时的权势,几乎没有什么是他不能做的。

包括毒杀皇后。

这又是一段凄婉的故事。

汉宣帝登基后,霍光力主将女儿霍成君嫁给宣帝。皇帝与权臣联姻,看上去本是双赢的好事。但汉宣帝却下了一道奇怪的诏书,说自己十分想念当年贫寒之时的一把旧剑,烦劳众卿协助找寻。

擅于揣摩圣意之人立刻就听出了弦外之音,知道汉宣帝并不愿意娶霍成君,而是思念贫贱之妻许平君。于是就有人上书请立许平君为皇后。

如此要求合情合理,群臣上表,皇帝点头,霍光实在不好加以阻拦。

一道温情脉脉的皇帝诏书,一个感人至深的一爱一情故事,一段“故剑情深”的千古佳话。

可惜,当这一切发生在政治漩涡之中时,却很难有好的结局。

三年之后,许皇后产下女儿之后,却突然血崩身亡。事后查之,正是霍光之妻霍显买通御医所为。

随即,霍成君顺利嫁入皇家,霍光一家如愿以偿。

有危机意识的汉宣帝什么都没说。然而,这却是另一场悲剧的开始。

公元前68年,霍光去世。自公元前87年武帝托孤至今,霍光独揽朝政二十年,在朝中气焰不可谓不嚣张,但不能否认的是,他治下的汉王朝是一片盛世之景。

一代杰出政治家,霍光当之无愧。

霍光虽死,朝中要职却仍掌握在霍氏一门之手。要想夺回权力,汉宣帝就必须剪除霍氏。

两年之后,借口大司马霍禹谋反,汉宣帝一举诛灭了霍氏满门。唯一的幸存者霍皇后也就此被打入冷宫。

又一个曾经显赫的世家彻底绝后。

写历史的时候,我是不大喜欢写宫廷斗争的。因为这里面所涉及的,是人一性一深处最一陰一暗、最险恶的一面。在一场场残酷的斗争中,破坏的东西多,建设的东西少。而损伤尤其巨大的,是人的心灵。

斗争中胜利的人,往往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扭曲。身居高位的人一旦有了这种扭曲,这种心疾就会很容易地随着他的权力和影响荡漾开去,进而污染整个社会。

我无力责备斗争过程中的种种伎俩,因为纵使你我身处生死之局,也未必会任人宰割,未必不会不择手段。我所钦佩的,是在这场惨烈的斗争中活下来,却仍能心智正常地为人民造福的人。

比如曾经的霍光,比如现在的汉宣帝。

汉宣帝灭掉霍氏之后,却并没有废掉霍光的治国策略。他基本上沿用了霍光的一整套方略,使得汉王朝继续平稳前进。

在历史上,当一个王朝建立上百年之后,往往会进入一个衰退期。这其中通常有两个原因,一个是中央对最高权力失去掌控,比如宦官、外戚、一奸一臣的出现,使朝政陷入乱局;另一个,就是地方基层官吏的腐败与专横愈演愈烈,渐渐超出了中央的掌控范围,从而摧毁了一个王朝统治体系的根基。

西汉王朝幸运的是,从汉武帝、到霍光、到汉宣帝,都是很有手腕的统治者。在他们眼皮底下,始终没有出现祸乱中央之人。但地方上的腐化,却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趋势。

或许是因为有民间经历的缘故,汉宣帝似乎对腐败的严重一性一嗅到了一点味道,所以,他掌权后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整顿吏治。

吏治这个东西,其实整顿起来是相当困难的。由于明显的利益关系,官官相护几乎是官一场中的必然情形。那么靠谁去整肃他们,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
汉宣帝做了很多方面的尝试。其一,加工资,看看能不能做到高薪养廉;其二,强化刺史制度,加强对官吏的监察;其三,加重对于地方官吏的赏罚,业绩好的多赏,出问题的重罚;其四,多多重用儒生,希望这些读圣贤书长大的人觉悟能高一点。

应该说,汉宣帝的这些努力是收到了一定效果的。宣帝一朝,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地方官员,吏治有了很大改善。但可惜的是,这些成果大都是汉宣帝个人努力换来的,并没有形成一种稳定有效的制度。

接下来的事实是,绝非每个皇帝都能像汉宣帝一样将吏治重视起来。更多的皇帝,是被几句好话就能忽悠得晕头转向,从而任由手下胡作非为的。因此,吏治的痼疾不但仍然存在,而且还将伴随所有古代王朝的始终。

除了治理内政之外,在对外关系上,汉宣帝也创造了一个相当好的局面。

不过,这个功劳说起来,恐怕大半要算到汉武帝头上。

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内忧和外患总是相伴的。当国家内部出现问题时,周边的邻居往往很快就会趁虚而入。而反过来,如果一个国家被强邻打得丢盔弃甲,那么内部也经常会跟着出问题。

公元前1世纪中叶的匈奴就属于后者。

上世纪末,匈奴被汉武帝打得元气大伤,其后国内就出现了不小的政治动荡。虽然后来汉武帝错用李广利,使得匈奴在对汉作战中挽回了一定的颓势。但匈奴帝国的衰落却已不可阻挡,内部问题越来越多。

公元前60年开始,匈奴陷入了持续的内讧。闹得最凶的时候,竟然出现了五单于争立的局面。在不断兼并中,渐渐形成了两股比较强大的势力: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。

两边决斗了一场,结果呼韩邪单于大败。在这种情势下,呼韩邪单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:投降汉朝。

这是汉匈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呼韩邪单于亲自来到了长安,汉宣帝给了他极高的礼遇,并派重兵护送他回到漠南,还送给他许多粮食。呼韩邪单于自此对汉王朝忠心耿耿,他这一支匈奴势力也成了汉王朝北部边疆的忠实护卫者。

匈奴分裂之后,国势也更加衰颓,汉匈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。

而随着匈奴的势衰,他们对西域的控制也随之大大减弱。汉宣帝趁机出兵平定西域,设立了西域都护府。汉王朝的版图向西一直铺满新疆,伸展到了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一带。

汉王朝内外同时到达鼎盛。

历史总是这样,鼎盛之后的故事总是不那么美妙。

公元前48年,一代英主汉宣帝溘然长逝,享年44岁。长达四十年的“昭宣中兴”戛然而止。

接下来,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,一个国家由盛转衰的势头,竟可以如此凶猛;一个王朝的灭亡,竟然可以如此迅速。

不过我们还不急于进入那段历史。汉朝的故事,我们暂且讲到这里。请大家允许我将镜头突然切换到大一陆的另一端。

与汉王朝安宁繁荣形成鲜明对照的,是大一陆另一端,罗马的天翻地覆。

罗马共和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崩溃。在这场风起云涌的大变革时代,那几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们,开始逐个登场。请看下集——罗马内乱。

上一章 · 章节列表 ·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