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3朋党之争

上一章 · 章节列表 · 下一章

第239节

【263】朋一党一之争

上世纪末我们说到汉和帝任用郑众,剪除窦氏集一团一,东汉权力由外戚转移到了郑众手中。但两大势力的角逐绝不是这么一战而定的。每一任新皇帝都会引出新的外戚,高层宦官也如走马灯般轮换,外戚与宦官的斗争,是一场持久一战。

可是有个问题:外戚和宦官一定得对立么?通常来说是的,因为这两大集一团一之间的利益通常是冲突的。但在某些有眼光的人物那里,也看到了双方和平发展的可能。比如汉和帝的第二任皇后邓绥。

这其实也是一位绝代美人。《后汉书》跟历代史书一样,极少描写女子容貌,即使是像汉末蔡文姬这样的知名美一女,也是不见一句描写容貌的词。但范晔却给了两位女子格外的注意。一个,是我们前文所述的王昭君;另一个,就是这位邓皇后了。

《后汉书》载:邓后入宫时,“长七尺二寸(约1米7),姿颜姝丽,绝异于众,左右皆惊”。在见惯美色的皇宫之中造成这种轰动效果,令人惊叹。而这样一位美一女竟也是相当不错的政治家。

102年,汉和帝废掉行巫蛊之术的一陰一皇后,立邓贵人为后。邓绥一登上后位,就与宦官集一团一结成同盟。不但结好郑众,还在宦官中扶植了一名自己的亲信。后来在邓后的关照之下,这位宦官不但掌握了朝政大权,还被加封“龙庭侯”,可谓显赫一时。

历史上像这样的宦官也并不少,后世还有许多人比他更为显赫。但论名气,其他所有宦官加在一起也不能跟他相提并论。因为他的名气,是世界级的。

这位宦官,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——蔡伦。

这个名字,总是跟纸联系在一起的。人类的文明传承,离开了纸,简直难以想象。在最早期的文明当中,埃及的纸莎草、两河流域的泥板、中国的竹简、印度的贝叶(盛产于南亚的贝多罗树的叶子),是各大文明地区最主要的文字载体。后来到公元前2世纪,由于托勒密王朝想要保持文化领先地位,限制了纸莎草的出口,小亚细亚的帕加马王国发明了羊皮纸。

这里面,泥板和竹简太过沉重,纸莎草、贝叶、羊皮纸的产量又颇受来源上的局限,至于其他石头、木头、骨头、青铜、丝帛之类的载体,缺点更多,只能偶尔用一下。载体的限制,也就大大限制了知识的传播范围。雅典、帕加马、亚历山大城这样的文化中心能够长盛不衰,很大程度上都因为它们收藏了别的地方找不到的文本资料。

但蔡伦的出现,让这一切开始变得不同了。

105年,蔡伦向和帝上了一道改写人类文明史的奏章。奏章中提到了他所发明的新工艺——造纸术。

由于竹简帛书等物的明显弊端,西汉已经有人试图用便宜的麻布做成可以书写的纸,但纸质粗糙、难于书写且极易损坏,注定不能流传于世。蔡伦的发明伟大之处在于,他所用的原料也仅仅是树皮、碎布、鱼网这些极便宜的物件,做出来的纸却质量极高。

和帝颇有眼光,他立刻意识到这种纸对于文化传播的意义,随即向天下推广,蔡伦造纸术自此传开。

它将渐渐影响整个世界。

就在105年,刚刚为文化推广事业做出了贡献的汉和帝病逝,年仅27岁。和帝一朝,虽然外戚和宦官两大痼疾重现江湖,但公平地说,和帝本身责任并不大。而且,他在打击外戚和限制宦官上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。和帝一死,局势就更加不可收拾了。

105-121年,汉殇帝、汉安帝先后在位,邓太后专权,外事掌于其兄邓骘之手,内事由宦官郑众、蔡伦把持。

121年,邓太后死,邓氏族灭。宦官李闰、江京,外戚阎显,再度联手掌控朝政。

125年,汉安帝死,宦官孙程扶立汉顺帝,阎氏外戚灭。顺帝为摆脱宦官控制,倚重皇后梁氏家族的梁商、梁冀,梁氏外戚坐大。

144年,汉顺帝死,梁氏外戚先后立冲帝、质帝、桓帝,独揽大权二十年,终于在桓帝一朝又栽在宦官之手。

这半个世纪的朝堂风雨,掌权者如走马灯般变换,但定睛一看,其实一直都只有俩人,一个叫外戚,一个叫宦官,甚至连皇帝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。除了起初的邓太后、邓骘和郑众、蔡伦尚能一心为国之外,后面的外戚宦官基本以弄权为乐。大臣们整天琢磨的也是如何站队,于是朝中就形成了各种政治帮派,是为朋一党一。

朋一党一之争,搞得东汉中后期的政坛乌烟瘴气。可也就在这同时,一股新的势力冉冉升起,开始在朝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,并将在今后数百年里把这影响持续下去。请看下集——士族门第。

上一章 · 章节列表 ·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