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部分 子贡

上一章 · 章节列表 · 下一章

端木赐,字子贡,卫国人,小孔子三十岁。端木这个姓氏是商朝的姓,因此判断这个家族世代经商。因此,子贡是商人世家,或者说是富N代。子贡是孔子的第二批学生,在卫国入学。据说,子贡入学第一年,认为老师不如自己;第二年,觉得老师也就这样,跟自己差不多;第三年,才承认老师比自己学问大。子贡这人有富家子弟的缺点,但是也有富家子弟的优点。子贡非常聪明,但是有时候爱耍小聪明。不过,一旦他对老师佩服之后,对老师的关怀就是无微不至的。孔子对子贡的态度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,一开始,很瞧不起子贡,经常讽刺打击他,师徒俩有很多精彩对话都是互相攻击的。之后,觉得子贡人品并不坏,于是尽力去改变他,帮助他改正缺点。最后,则是对子贡的喜爱,到了晚年,则是对子贡的依赖。甚至孔子去世之前,还一定要等待子贡来到交待后事。
  子贡对孔子的帮助是学生们中最大的,尽心尽力的同时还照顾到孔子的自尊心和面子。孔子能够回国,能够从季孙家得到额外的补贴,都是子贡和冉有的功劳,而子贡都是推动者。
  而子贡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孔子的学说,推崇孔子为圣人。可以说,孔子能够得到后世的尊崇,子贡功不可没。公正地说,对于孔子以及孔子学说来说,子贡居功至伟。
  不过,在学业方面,子贡非常一般,他弃学弃官经商,又恰好与孔子的期望背道而驰。不知道,这是不是对孔子学说的一个讽刺。
  7.1(8.16)★★
  子曰:“狂而不直,侗而不愿,悾悾而不信,吾不知之矣。”
  译文孔子说:“狂妄而不正直,无知而不谨慎,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,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。”
  解析这段话基本上就是在说子贡了,子贡刚入学的时候,就是这个德行。
  可以想象一下子贡入学时候的样子,一个富家子弟,很不情愿地被送来学习,看见一帮穷酸学生和一个穷酸老师,他一点也瞧不起他们。可是没办法,还只能待在这里,怎么办?混吧。子贡是个嘴巴闲不住的人,于是整天不认真听课,只管海阔天空天南海北地吹牛聊天,说得嘴顺了就信口雌黄。所有这些,都让孔子得出了以上的结论。
  现实解说其实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,很多年轻人都是这么过来的。以孔子的性格看,他年轻的时候也会有人这么说他。这一整段话,相当于老教授看见一对男女在公交车上接吻,老教授叹一口气:现在的年轻人,唉。
  7.2(14.29)★★
  子贡方人。子曰:“赐也贤乎哉?夫我则不暇。”
  译文子贡喜欢评论别人的短处。孔子讽刺说:“子贡看起来很贤能嘛,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。”
  解析孔子尽管是老师,却不喜欢指指点点说别人的不足。对于子贡的这个习惯,非常瞧不起。
  子贡是卫国人,家境富裕,人也很聪明,身上有很多富二代的缺点。子贡入学的时间,恰好是孔子第一次到卫国。一开始,子贡非常自负,根本瞧不起孔子,觉得自己比老师懂得多。平时,喜欢卖弄,喜欢讽刺挖苦别人。孔子这个时期对子贡非常讨厌,大致出于某种关系,又无法开除他。因此,这个时期孔子对子贡也没有什么好话,不是当面挖苦就是风言冷语。
  话说回来,孔子说这话不也是在揭子贡的短吗?子贡方人,孔子方子贡,说明孔子还是有闲工夫的。
  关于“方人”的问题,其实孔子从前也接受过教育,那是当年去洛邑拜会老子,老子发现孔子的愤青倾向有些危险,于是在离别的时候给孔子忠告:“聪明睿智但是却很危险的人,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;博闻善辩但是陷入麻烦的人,是因为他总是揭别人的短。”(老子原话见于《史记》: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,好议人者也。博辩广大危其身者,发人之恶者也。)
  现实解说对子贡这种家里有钱有势的刺头学生,老师还真是不好对付,说几句风凉话也就罢了。连孔子都是如此,如今的老师还能有什么好办法?
  此外,没事别揭别人的短,否则别人也会来揭你的短。
  7.3(14.27)★★
  子曰: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。”
  译文孔子说:“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。”
  解析孔子喜欢的是少说多做,也就是讷于言而敏于行。
  这句话就是在说子贡,可能是孔子讲到了君子,于是顺便讽刺子贡,也许是子贡问什么是君子,孔子来了这么一句。子贡当时就是夸夸其谈的人,整天说的比做的要多。
  现实解说管他是不是君子,总之干什么都要有行动,靠嘴是不行的。
  7.4(15.17)★★
  子曰:“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慧,难矣哉!”
  译文孔子说:“整天聚在一块,说的都是乱七八糟的事情,专好耍小聪明,这种人真难教导。”
  解析这些都是孔子最讨厌的行径。
  这还是在说子贡,子贡不爱学习,整天没事干,拉着同学们讲东讲西,就是不讲学习。耍些小聪明,卖弄点小智慧。可是子贡口才好,见识广,还经常有些小零食给大家吃,因此很多同学愿意听他讲,孔老师很不高兴。
  现实解说还算好了,放在今天,一群爷们儿群居终日,不搞出同性恋来才怪。
  7.5(19.20)★★★★
  子贡曰:“纣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恶居下流,天下之恶皆归焉。”
  译文子贡说:“纣王的不善,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。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,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。”
  解析下流,就是水的下游,上游的脏东西都流到了下游。
  常常受到孔子的揶揄,子贡也不是省油的灯,也常常主动发难或者进行反击。显然,这是在孔子讲历史,狠批商纣王的时候,子贡故意发出这样的议论,让老师难堪。这样公然与老师唱反调的事情,也只有子贡能做出来。可以想见,孔子当时有多么的恼火。
  子贡很有独立思维能力,并且相当反叛。因此,老师说商纣王无恶不作的时候,他却替商纣王鸣不平。替商纣王不平,其实也是替自己不平,说老师你对我印象不好,对我有成见,对我羡慕嫉妒恨,所以看我干什么都不顺眼,有什么坏人坏事第一个就想到我。
  子贡的话对不对?当然对。所以一个人一旦有了坏名声,事情就麻烦了,什么坏事都可能算到你头上,最终可能把你逼上绝路。
  现实解说不说别人了,说说孔老师吧。圣人也当过,孔老二也当过。捧的时候捧上天,不仅是圣人,连王都封了;砸的时候砸到十八层地狱,他说的每句话都是骗人的谎言。其实,孔老师也就是一个民工学校的老师,有点愤青情结的老师,让学生们有点崇拜的老师。如果活在当下,肯定当不上官,也混不到一级教授,只能偶尔写写时评发个微博什么的,最多跟女研究生搞点小暧昧。
  7.6(17.24)★★★★★
  子贡曰:“君子亦有恶乎?”子曰:“有恶:恶称人之恶者,恶居下流而讪上者,恶勇而无礼者,恶果敢而窒者。”曰:“赐也亦有恶乎?”“恶徼以为知者,恶不孙以为勇者,恶讦以为直者。”
  译文子贡说:“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?”孔子说:“有厌恶的事。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,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,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,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。”孔子又说:“赐,你也有厌恶的事吗?”子贡说:“厌恶抄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,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,厌恶攻击别人的短处而自以为直率的人。”
  解析子贡觉得自己的学识不比孔子差,而孔子总是讽刺自己,因此决定主动出击,为难孔子,让孔子知道自己比他还强。
  这是一次面对面的交锋,是师徒矛盾达到顶峰时的一次交锋,可以说是针锋相对。子贡率先发难,提出这个问题。孔子发现了子贡来者不善,于是所回答的都是他眼中子贡的缺点,讽刺子贡喜欢揭别人的短,作为学生却不尊重老师,说话鲁莽不懂得礼法,固执而又不肯认错。子贡于是反唇相讥,讽刺孔子抄袭古人,讽刺孔子总是什么都懂的样子,讽刺孔子总是拿学生的不足说事。
  在《说苑》里记载了另外一则故事,非常有趣。一天,子贡来问孔子“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知觉”,孔子当时就知道来者不善,想了想,这样回答:“我要是说人死了还有知觉,就怕孝顺子孙葬我的时候过分隆重;要是我说没有知觉呢,又怕不肖子孙把我扔到乱葬岗喂狗。所以,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你。你如果真想知道,等你死了之后,自己慢慢去体会吧。”(《说苑》。子贡问孔子:“死人有知无知也?”孔子曰:“吾欲言死者有知也,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;欲言无知,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。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?死徐自知之,犹未晚也!”)这次交锋,子贡碰了一鼻子灰。
  俗话说:不打不成交情。在子贡和孔老师的言语交锋中,子贡逐步地发现老师的学问很深,自己这样的口才,在老师的面前讨不到便宜。而孔子对于子贡从讨厌到依赖,一旦子贡不来找事了,孔子反而觉得少点什么。意识到这一点之后,孔子对子贡也渐渐开始喜欢,因为这个家伙确实很有才。
  现实解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厌恶的事情或者习惯,但是这不重要,重要的要了解别人厌恶什么,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这些习惯。
  7.7(2.13)★★★★★
  子贡问君子。子曰:“先行其言而后从之。”
 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。孔子说:“对于你要说的话,先实行了,再说出来。”
  解析这句话和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”是一个意思,但是语气完全不同,用词完全不同,从讽刺挖苦变成了谆谆教导,为什么呢?
  子贡在入学一年以后,对孔子的评价已经改变了很多,渐渐地觉得这个老头还真有两把刷子,人品也不错,说不定跟他真能学点什么。所以,子贡对老师的态度逐渐尊重起来,有的时候也能认真学习了。而孔子对子贡的变化看在眼里,尽管子贡还有很多缺点,可是人很聪明,口才很好,本质也很善良,还是个可造之材。所以,孔子渐渐地有些喜欢他了。到了这个时候,孔子对子贡也就不是一味讽刺了,而是诚恳地指出他的缺点,偶尔会“逗他玩”。所以,同样的意思,现在的表达就温和善意得多了。
  孔子第一次去卫国待了两年,之后回到鲁国住了一年,子贡随孔子回到鲁国,并且随孔子去看了鲁定公为邾隐公举行的欢迎仪式,根据俩人的举止,断定鲁定公活不长了。没有多久,鲁定公果然重病身亡。子贡以为自己神机妙算,得意地四处炫耀,生怕别人不知道。孔子赶紧让人去制止子贡,免得惹祸上身。孔子说:“这个家伙不幸而言中了,证明他就是个多嘴的人。”(《左传》。仲尼曰:“此不幸言而中,是使赐多言者也。”)这件事情说明子贡很聪明,同时喜欢卖弄炫耀的性格还没有改变。而孔子尽管很讨厌他这样的性格,语气上还是温和了许多。
  不幸而言中,这句常用语,就出于这里。
  现实解说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,整天重复着同样的话,满嘴都是道理,却根本不做实事,这样的人是应该受到鄙视的。
  7.8(12.23)★★
  子贡问友。子曰:“忠告而善道之,不可则止,毋自辱焉。”
  译文子贡问怎样与朋友相处。孔子说:“坦诚地劝告,恰当地表达,如果不听也就罢了,不要自取其辱。”
  解析这个时候,子贡已经很谦虚了,主动来向老师求教。孔子的话也很诚恳,告诉子贡什么都要适可而止,不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,那样会失去朋友。孔子的说法,又是针对子贡的弱点,子贡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,如果别人不同意,他就喋喋不休,说个不停,时间久了,就让人烦了。
  人与人之间打交道,要充分考虑到每个人不同的性格、处境等等因素,即便是好朋友,也不要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对方。有的时候你是善意,但是对方感觉不到;你的方法好,但是对方领略不到。反而你说多了,对方会怀疑你有什么企图。所以,即便是朋友,也要掌握好分寸。
  国家之间同样如此,强国大国先进国家总想把自己的文化和模式移植到落后国家,又是太急迫太强势,常常受到抵制,受到怀疑。
  现实解说这是交朋友的道理,朋友之间说话其实也要有分寸,很多朋友之间分裂并不是因为什么利益关系,而是一方想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另一方。当双方的社会地位、财富等等不太相近的时候,这种情况最容易出现。
  7.9(5.4)★★
  子贡问曰:“赐也何如?”子曰:“女,器也。”曰:“何器也?”曰:“瑚琏也。”
  译文子贡问孔子:“我这个人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你呀,好比一个器具。”子贡又问:“是什么器具呢?”孔子说:“是瑚琏。”
  解析和老师的关系缓和了,子贡觉得自己表现不错,想得到老师的表扬,于是来问老师怎么看自己。孔子说他是瑚琏,瑚琏是祭祀用的玉器,很贵重。子贡见老师把自己比喻成瑚琏,以为老师很看重自己,非常得意。可是,子贡得意得太早了,孔子的表扬可不是那么轻易得到的。
  所以,表扬不能讨,讨来的表扬往往是酸溜溜的,要么就干脆是讽刺。
  现实解说不要讨表扬,讨表扬多数情况相当于讨骂。当然,比讨表扬更糟糕的是自己赞扬自己,自己歌颂自己,自己肯定自己,自己说别人缺了自己就不行。
  7.10(2.12)★★★
  子曰:“君子不器。”
  译文孔子说:“君子不像器具那样(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)。”
  解析这句话是紧接着上句的,刚说完子贡是器,紧接着就说君子不器。既是拿子贡开玩笑,也是告诉他要好好学习,多掌握几门知识。
  看上去,孔子还在讽刺子贡,其实是拿他找乐,充满善意。孔子为什么不直说子贡还需要学习,而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呢?首先是孔子觉得子贡很可爱,忍不住开个玩笑;其次,孔子认为子贡还是很骄傲,因此应该适度打击他一下。
  同样的方式,孔子也在子路身上用过,孔子的幽默感可见一斑。用这样的方式,学生们的印象会非常深刻,可以说发人深省。
  现实解说人有专才有通才,所以君子可器可不器,现实来看,还是专才比较好一些,所以,老夫子的这句话没什么现实意义。
  7.11(2.14)
  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
  译文孔子说:“君子合群而不结党,小人结党而不合群。”
  解析君子与众人都友善,但是坚持原则,不会比附于人;小人则因为利益而纠结在一起,对众人则疏远。
  这句话与“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慧,难矣哉”意思相近,看上去更严厉,实际上则更正式,应当是孔子当面对子贡的劝诫,话虽重,可是很诚恳。
  现实解说小人结党,所以君子斗不过小人。
  7.12(2.16)★★★★★
  子曰:“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。”
  译文孔子说:“整天研究歪门邪道的东西,那就是在害自己啊。”
  解析这句话的解释历来无法统一,“攻”被理解为专攻和攻击两种意思。在后一种意思中,这句话又是被理解为截然相反的两种意思,一种是:“攻击见解不同的异端,祸害就可以消除了。”另一种是:“攻击见解不同的异端,那是最有害的。”不同的解释,反应孔子对于其他学派的不同态度。
  实际上,这句话不可能解释成“攻击异端”,首先这个时候还没有异端,没有人跳出来以自己的学说对抗儒学,攻击谁啊?其次,孔子有学生攻击异端吗?没有。所以,这句话还是用来劝诫子贡的。卫国处于几个大国之间,卫国人民因此占了一个地利的优势。同时,卫国人是商周贵族的混血后代,具有经商的天分并且非常聪明。因此,卫国人经商成风。子贡的家族就是商人,子贡的理想就是当一个大富商,对于孔子的儒家学说没什么兴趣,整天研究的就是怎么经商赚钱,跟同学们说的也都是这类东西。而孔子认为经商不是正道,属于异端。所以,孔子劝子贡多学习周礼,少研究他的商道,于是说了这句话。
  现实解说现代社会更多地需要包容,动辄指责别人是歪门邪道,是无法进步的。所以,孔子这句话已经完全不适用于现代社会。
  7.13(1.8)★★★★
  子曰:“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主忠信,无友不如己者,过则勿惮改。”
  译文孔子说:“君子,不庄重就没有威严;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;要以忠信为主,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;有了过错,就不要怕改正。”
  解析这是在教子贡怎样在同学中赢得尊重,树立形象,提高自己的能力。
  孔子的这番话又是针对子贡的问题,子贡喜欢在那些没什么见识的同学面前卖弄自己,显得轻浮而肤浅,结果就是真正有城府的同学瞧不起他。这番话对子贡的影响很大,于是幡然悔过,与冉有这样高层次的同学成了至交。但是直到孔子去世,孔子依然在说子贡的这个问题,为什么呢?因为子贡始终不愿意介入政治,因此与各国的权贵们刻意保持距离。
  无友不如己者,过则勿惮改。这是许多成功人士的秘诀。而所谓“宁为鸡头,不为凤尾”的说法,是虚荣的和没有远见的。
  现实解说孔子的话是对的,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强的,这样才会进步。在国际事务中也是这样的,要跟比自己先进的国家在一起,国家才会进步。如果自己的朋友都是主流社会抛弃的,那自己也就会被主流社会抛弃。
  7.14(5.9)★★
  子谓子贡曰:“女与回也孰愈?”对曰:“赐也何敢望回?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子曰:“弗如也;吾与女,弗如也。”
 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:“你和颜回两个相比,谁更好一些呢?”子贡回答说:“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?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;我呢,知道一件事,只能推知两件事。”孔子说:“是不如他呀,我和你都不如他。”
  解析孔子非常欣赏颜回的学习态度,并且颜回比自己更加坚定和专一。因此,孔子认为就是自己也不如颜回。孔子认为自己不如颜回,在不同的场合中说过。
  子贡一开始也瞧不起颜回,认为他就是个书呆子。不过时间久了,发现了颜回的优点,于是开始认同颜回,佩服颜回。在学习上,自认为确实无法与颜回相比。在品德上,也认为颜回没有瑕疵。
 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,离开楚国到了陈国,恰逢吴国侵略陈国,陈国坚壁清野,孔子师徒很几天找不到吃的。子贡好不容易换了一点粮食回来,孔子让颜回去煮饭。过了一阵子贡去看,却发现颜回在偷吃饭。子贡很气愤,回来向孔子告发。
  “赐啊,我对颜回观察的时间已经很长了,虽然你这么说,我还是不怀疑他,我觉得一定有原因。这样,你不要再说了,我来问问他。”孔子想了想说,出乎子贡的意料。
  于是,孔子就让其他弟子把颜回叫来了。
  “回啊,前几天我梦见先人了,难道是先人在启示和保佑我吗?你做好饭拿进来,我要把它进献给先人。”孔子没有直接问,而是撒了个谎说要祭祀先人,从侧面来套颜回。
  “老师,这饭已经不能拿来祭祖了。”颜回回答。
  “为什么?”孔子和子贡都有点惊讶。
  “是这样的,刚才煮饭的时候,有烟灰掉进了饭里。不管它吧,饭就脏了;扔掉吧,太可惜了,所以,我就把弄脏了的饭吃掉了。等会分饭的时候,就从我的那份里扣掉。”颜回解释,神态自然。
  如果一份饭先被吃掉了一点的话,就不能拿来祭祀祖先了。
  “你说得对啊,要换了是我,我也会把脏了的饭吃掉的。”孔子说,笑了,让颜回继续去煮饭。
  等到颜回走开了,孔子才对子贡说:“我对颜回的信任,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。”
  子贡感到惭愧,脸色憋得通红。
  现实解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啊,子贡后来的进步就在于他逐渐认识了自己不足,看到了别人的优点。
  7.15(1.15)★★★★
  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。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;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子贡曰:“诗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’,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,始可与言诗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。”
  译文子贡说:“贫穷而能不谄媚,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,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这也算可以了。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,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。”子贡说:“《诗》上说,‘要像对待骨、角、象牙、玉石一样,切磋它,琢磨它’,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?”孔子说:“赐呀,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,举一反三,我可以同你谈论《诗》了。”
  解析子贡很好强,决心跟颜回比一比,在取得一些进步后,就觉得自己不比颜回差了,结果被孔子泼了一盆冷水。不过,孔子还是及时表扬了他。
  为什么说子贡在和颜回比呢?因为贫而无谄就是指颜回,富而无骄则是指自己。孔子当然一眼看出来子贡的意思,于是说人家颜回不仅仅是贫而无谄,人家已经到了贫而乐的境界了,你富而无骄还不够,还要富而好礼才行了。子贡也没有沮丧,卖弄了几句诗,孔子趁机表扬了他,肯定了他的进步。
  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切磋和琢磨着两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,就是说要不断地改善,精益求精,永不满足。子贡说这句话,就是说老师说得对,我还要不断进步。
  一个好的老师,对学生的骄傲情绪要及时遏制,但是对学生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。就像孔子和子贡,真是一对好师徒。
  现实解说人生永无止境,达到一个目标之后,又会有更高的目标。
  7.16(5.12)
  子贡曰:“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,吾亦欲无加诸人。”子曰:“赐也,非尔所及也。”
  译文子贡说:“我不愿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,我也不愿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。”孔子说:“赐呀,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。”
  解析子贡的话体现了商人的特质,孔子并没有理解。
  周游列国碰壁,孔子回到了卫国。之后,孔子开始为弟子们的前途考虑了,因此极力推荐自己出色的弟子们出仕,也就是去当官,子路和高柴等人因此就在卫国当官了。子贡本人很出色,家族在卫国又有背景,孔子因此很希望他出仕。可是子贡对官场没有任何兴趣,一再推托。这一次,子贡想告诉孔子的就是:我这人不想被别人管,也不想管别人。我不想当官,想去经商。而孔子的意思是:这个世道,你这个想法是很难做到的。
  当然,子贡对于当官没有兴趣可能还与一段历史有密切的关系。根据《左传》,在郑国立国之初,郑国国君与商人们达成一份协议,商人们依法纳税,不背叛郑国,而国家为他们提供保护并且不得强买强卖,原话叫做“尔无我叛,我无强贾”,大家分工协作,共同富裕。在卫国,可能也有同样的盟约,周朝贵族执掌政权军队,保护国家,商人们挣钱纳税,各得其所。所以,卫国的商人们世世代代经商,从来就不想介入政治这回事。在子贡的骨子里,是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个商人,做不了官也不想做官。
  现实解说全球都一体化了,任何人的生活都与整个社会紧密关联,谁的意志也不能强加于谁,但是谁也都要屈服于整个社会的意志。不能改变世界,就只好融入世界。
  7.17(9.13)★★★★★
  子贡曰:“有美玉于斯,韫椟而藏诸?求善贾而沽诸?”子曰:“沽之哉!沽之哉!我待贾者也。”
  译文子贡说:“这里有一块美玉,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?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?”孔子说:“卖掉吧,卖掉吧!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。”
  解析子贡的意思是想去经商,孔子以为子贡想去当官,会错了意。
  冉有回鲁国之后,子贡最好的朋友不在身边,于是萌生了离开老师去经商的念头。可是,这时候师徒之间的感情非常好,孔子也很倚重子贡,子贡实在不好提出来要走。于是,用这个办法隐讳地暗示。孔子却以为子贡想通了准备去做官,非常支持,孔子也很希望子贡能有一个好前途。
  过去批孔,都把这段对话说成是孔子想把自己推销出去,纯粹一派胡言。
  现实解说卖掉当然是对的,但是一定要找到识货的,千万别找那些徒有虚名的所谓“鉴宝专家”。伪专家的特点是:贱货贵卖,贵货贱卖。美女如美玉,第一等卖入豪门,第二等卖给干爹。
  7.18(6.30)★★★★★
  子贡曰:“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?可谓仁乎?”子曰:“何事于仁,必也圣乎!尧、舜其犹病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”
  译文子贡说:“假若有一个人,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,怎么样?可以算是仁人了吗?”孔子说:“这岂止是仁,简直就是圣啊,尧舜要做到这点都十分困难啊。什么是仁?就是为了自己生存而帮助别人生存,为了自己成功而帮助别人成功。能在现实中推己及人,那就是实现仁的方法了。”
  解析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这句话其实非常重要,反映了孔子所倡导的处世哲学。所谓“博施于民,而能济众”,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大公无私,先人后己,舍己为人等等,就是不顾自己的利益去达成别人的利益,出发点就是为别人,活着就是为别人。孔子认为,这就连圣人都很难做到,不是普通人的仁。前面与子路的对话中,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。
  那么,普通人怎样呢?普通人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,但是在为自己的过程中能够同时为别人,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帮助别人,这就是仁了。或者说,你想发财,但是发觉一个人发不了大财,需要大家相互协助,于是你带动大家一起发财,这就是仁了。具体一点说,你要发财,于是建立了一个公司,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,并且对大家都不错,这就是仁了。
  所以,孔子是不提倡舍己为人的,为什么?因为舍己为人是与人性相背离的。学武不成,往往学成流氓;学儒不成,则容易变成伪君子。
  子贡问问题,都是有具体目的的,他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?尽管子贡对当官没有兴趣,孔子还是一厢情愿地为他谋取了一个官位——信阳宰。子贡不知道怎样做官,于是来问孔子,问了两个问题。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,算是方向性问题。结果孔子告诉他:不要把目标定得那么高。
  现实解说永远不要让自己的行为超越人性的范畴,这样才不会活得太累活得太虚伪。如果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,这样的帮助是快乐的。如果帮助别人是损害自己,这样的帮助迟早是要出问题的。
  7.19(12.7)★★
  子贡问政。子曰:“足食足兵,民信之矣。”子贡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三者何先?”曰:“去兵。”子贡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二者何先?”曰:“去食。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”
  译文子贡问执政的方法,孔子说:“粮食储备要足,保持军备,在老百姓中有公信力。”子贡接着问:“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,去掉哪项?”孔子说:“那就把军队和粮食去掉吧。人生自古谁无死?可是,没有公信力,国家就维持不下去了。”
  解析孔子最看重的还是公信力,当一个政权全然不顾公信力的时候,离灭亡也就不远了。孔子是一个反对战争的人,可是他依然把兵放在很重要的地位,甚至放在粮食的前面。
  这是子贡赴任前的第二个问题,孔子给了答案之后,子贡紧接着给老师出了一个选择题,这让老师很费了一番踌躇。对于孔子的答案,很多人有不同意见。不过,对于治理国家来说,从长远来看,公信力也许真是最重要的。
  有个例子可以举一下。
  三国时期,诸葛亮率军北上,大战之前,恰好是士兵轮换到期,前线的士兵该回家了,可是替补的士兵因为道路原因没有赶到,怎么办?诸葛亮决定按期让前线士兵回家。结果,诸葛亮的信用感动了士兵们,大家自愿留下来打完这一仗再走。由于士气高涨,蜀军大胜。
  现实解说朝令夕改,有法不依,拍脑袋决策,大话空话套话,凡此种种,都是失信于民。
  7.20(13.24)★★
  子贡问曰:“乡人皆好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”“乡人皆恶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;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,其不善者恶之。”
 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:“全乡人都喜欢、赞扬他,这个人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这还不能肯定。”子贡又问孔子说:“全乡人都厌恶、憎恨他,这个人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这也是不能肯定的。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,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。”
  解析其实这段话的意思也可能不是指人,而是指事。孔子的回答当然是正确的,就是要子贡多听些意见,不要偏听偏信。不过,执行起来比较困难,因为好人和坏人怎么分?而且,好人和好人之间,坏人和坏人之间的意见也未必就一致。
  按照孔子的意思,好人不可能拥护坏人,坏人也不可能拥护好人。按照孔子的意思,一件事情如果好人拥护,坏人就会反对;坏人拥护的,好人就会反对。所以,当好人和坏人都说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好话的时候,总有一方是被胁迫的,说明这个人一定不是个好人或者这件事一定不是好事。
  这是子贡在做信阳宰之前或者期间,来向孔子请教。大致孔子的这个回答让子贡觉得当个官真的很难,整天还要去判断好人坏人。后来,子贡没有当多久的官,就辞职不干了。最终,他还是去经商了,并且成为一名富甲天下的大富商。
  现实解说一个人或者一件事“全体通过”、“一致赞成”,往往不是好事。
  7.21(15.28)
  子曰:“众恶之,必察焉;众好之,必察焉。”
  译文孔子说:“大家都厌恶的,必须要明察;大家都喜欢的,必须要明察。”
  解析这句和上一句是一个意思,大家意见太统一的时候,往往背后暗藏着什么。胁迫、诱惑,或者其他什么,所以一定要小心地考察分析。
  现实解说大家意见太一致的时候,要么过于乐观,要么大家漠然。这个时候,尤其要冷静。
  7.22(5.15)
  子贡问曰:“孔文子何以谓之‘文’也?”子曰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‘文’也。”
  译文子贡问道:“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‘文’的谥号呢?”孔子说:“他聪敏勤勉而好学,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,所以给他谥号叫‘文’。”
 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问答,子贡向老师请教谥法,并没有特殊的意义。
  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这两个成语来自这里。
  孔圉是卫国的卿,也就是卫国的头号权臣,孔子在卫国的时候,孔圉对孔子很关照。后来孔圉去世,家族为他谥号文,因此孔圉又被称为孔文子。周朝时候,贵族死后都会获得谥号,而获得什么样的谥号取决于后人对他的评价。文是个很好的谥号,孔子就解释为什么孔文子能够获得这样的谥号。
  谥号是春秋时期一个非常好的传统,是一个人死后得到的评价,而且这种评价往往是很公正的,即便是国君也是如此。
  现实解说任何人的是非功过都应该是由后人评价的。
  7.23(13.20)★★★★
  子贡问曰:“何如斯可谓之士矣?”子曰:“行己有耻,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,可谓士矣。”曰:“敢问其次。”曰:“宗族称孝焉,乡党称弟焉。”曰:“敢问其次。”曰:“言必信,行必果,硁硁然小人哉!——抑亦可以为次矣。”曰:“今之从政者何如?”子曰:“噫!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?”
  译文子贡问道:“怎样才可以叫做士?”孔子说:“做事的时候有尊严,出使外国,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,可以叫做士。”子贡说:“请问次一等的呢?”孔子说:“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,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。”子贡又问:“请问再次一等的呢?”孔子说:“说到一定做到,做事一定坚持到底,看上去固执己见,乍一看像是个小人,大概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。”子贡说:“现在的执政者,您看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唉!这些器量狭小的人,哪里能数得上呢?”
  解析这是孔子回到鲁国之后的事情了,这时候子贡已经经商有成,并且经常被鲁国临时聘为特使出使各国,特别是出使吴国。孔子很以子贡为骄傲,而子贡也常常来看望老师。
  耻者,羞耻心也,也就是自尊自爱。师徒二人闲谈,子贡问起来什么是士,孔子的回答就是:“你这样的就是士啊。”为什么这样说?因为子贡代表鲁国出使过几次,都是圆满完成任务,可以说不辱君命。所以孔子的回答没有点名,却是在表扬子贡。子贡有些得意,于是问起下一等,孔子则说是曾参这孩子这样的,人人都称赞他孝顺,能力可能不行,品行是没得说的。子贡接着问再下一等,孔子就说是高柴、樊迟这样的,很固执很不开窍,但是有原则并且心地不错。子贡没法再问了,于是岔开话题,问当政者,孔子气不打一处来,对当政者完全不屑一顾。
  孔子是个老愤青,提起当权者总是很不屑。
  有出息的学生总是被老师喜欢,即使这个学生原本被老师说成是不务正业。
  现实解说在学校的时候,听话的学生得到老师表扬。毕业之后,有成就的学生得到老师赞扬。
  7.24(15.3)★★
  子曰:“赐也,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?”对曰:“然,非与?”曰:“非也,予一以贯之。”
  译文孔子说:“赐啊!你以为我的知识是学习得多了才记住的吗?”子贡答道:“是啊,难道不是这样吗?”孔子说:“不是的。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穿在一起的。”
  解析一贯这个词,就来自一以贯之,这个一是什么?历来说法不一。其实,一就是某种原理,或者思维方式,或者逻辑方式。掌握了这个“一”,就能一通百通,无师自通。很多人擅长于自学,就是掌握了这个“一”。譬如学力学,这个一就是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”;譬如学物理,这个一就是“能量守恒”。
  人老了,回顾过去的时间就多了,就自恋得厉害。孔子老了也一样,他想把自己学习的经验告诉别人。
  现实解说掌握了原理,就能以一贯之,这一点,在物理学中尤其明显。
  7.25(17.19)★★
  子曰:“予欲无言。”子贡曰:“子如不言,则小子何述焉?”子曰:“天何言哉?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?”
  译文孔子说:“我想不说话了。”子贡说:“你如果不说话,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?”孔子说:“天何尝说话呢?四季照常运行,百物照样生长。天说了什么话呢?”
  解析老了,孔子到了老年,性格也变得比较怪癖,说话做事也比较极端。回顾人生,孔子大概觉得自己很失败吧。觉得自己很失败,觉得自己的学说很失败。这个时候他相信天道,相信自己这辈子的失败是上天注定的。既然一切都是天注定的,那么说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了。所以,他什么都不想再说了。
  不过,孔子在这里说的理由是强词夺理了。
  “天何言哉。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。天何言哉!”这句话后来常常被引用,用来比喻某些默默工作、不计较名利的人。
  现实解说当一个人觉得说什么都毫无意义了,他往往会选择沉默。后来鲁迅说:“沉默啊沉默,不在沉默中灭亡,就在沉默中爆发。”不过,鲁迅所说的沉默,与孔子的“予欲无言”不同,孔子是自愿的,而鲁迅所说的沉默是被迫的。
  7.26(5.13)
  子贡曰:“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闻也;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也。”
  译文子贡说:“老师讲授的礼、乐、诗、书的知识,我是看到了;老师谈论人性和天道,我就没有机会听到了。”
  解析孔子直到老年临终之前的几年,才开始研究人性和天道,从前他是绝对不提这些的。这时,子贡这一辈的学生早已经离开老师,就无缘听到老师关于人性和天道的解说了。
  孔子一直不谈论怪力鬼神,因为他基本是个无神论者。可是到了老年,孔子无法解释自己的完美主张为什么总是碰壁,因此这个时候他相信命了,他全力研究周易了。所以,临死前的几年他喜欢讲人性和天道了。
  子贡说这话的时候,应该是孔子去世之后。
  现实解说年轻的时候,人相信自己的能力;中年之后,人相信自己的经验;到了老年,人就会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了,于是只能相信天道、相信命运了。
  7.27(19.21)
  子贡曰:“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: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”
  译文子贡说:“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。他犯过错,人们都看得见;他改正过错,人们都仰望着他。”
  解析子贡所说的君子,就是指孔子。
  孔子去世之后,有些人质疑孔子的学问和人品,子贡则竭力为孔子辩解。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,孔子应该是有一些错误被别人抓住的,因此拿这些把柄诋毁孔子。子贡为老师辩解,说是君子也会犯错啊,人人都会犯错,不过君子犯错也是美丽的错误,君子犯错从来不掩饰,并且知错就改。所以,尽管老师也会犯错,这不能成为贬低他的理由。
  子贡用了日月来来比喻孔子,说老师就像日月一样高明高尚,高高地挂在天上,因此他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摆在大家的面前。而他改变自己的错误的时候,就像大家仰望日食月食的消退一样,用一种用仰望的崇敬的目光。
  应该说,子贡的说法是有道理的。
  现实解说有的人总是吹嘘自己的功劳,却掩饰自己的过失,这是很愚蠢的。每个人都会犯错,但是如果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,人们会更尊敬他。
  7.28(19.22)★★
 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:“仲尼焉学?”子贡曰:“文武之道,未坠于地,在人。贤者识其大者,不贤者识其小者。莫不有文武之道焉,夫子焉不学,而亦何常师之有?”
  译文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:“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?”子贡说:“周文王武王的道,并没有失传,还留在人们中间。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,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,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。我们老师何处不学,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呢?”
  解析对孔子质疑的一个方面,就是孔子学问的来路不正,因此很多是异端邪说。子贡予以反驳。孔子一生,确实没有一个固定的老师,孔子的学问主要来自自学和钻研,以及向大量的人请教,走到哪里学到哪里。
  后来韩愈写《师说》:“圣人无常师。孔子师郯子、苌弘、师襄、老聃。”根据记载或者传说,孔子曾经向这四个人请教关于礼和乐的学问。但是,孔子和他们并没有师徒的名分,只是请教过学问而已,而没有记载的恐怕还有很多。孔子说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,学习的态度是不耻下问的。
  子贡是个大富商,常年来往于齐鲁卫宋之间,所到之处都宣扬孔子的学说,吹捧孔子的为人。因此后世司马迁认为,孔子的名望,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子贡的宣扬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人们的质疑通常也对子贡表达。
  现实解说学界常有门派之争,师承之争,看重出身,看重导师,却不看重学问和成就。殊不知祖师爷就没门没派,祖师爷就没有师承。至于那些出钱买文凭的,到国外野鸡大学买学历的,与孔子相比,都只能说是无耻之徒。
  7.29(19.23)★★
 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:“子贡贤于仲尼。”子服景伯以告子贡,子贡曰:“譬之宫墙,赐之墙也及肩,窥见室家之好。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,百官之富。得其门者或寡矣。夫子之云,不亦宜乎?”
  译文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:“子贡比仲尼更贤能。”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。子贡说:“拿围墙来作比喻,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,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,如果找不到门进去,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,和房屋的绚丽多彩。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。叔孙武叔那么讲,不也是很自然吗?”
  解析叔孙武叔为什么认为子贡比孔子贤能呢?这是有原因的。
  鲁国三桓季孙、孟孙、叔孙,其中冉有等人在季孙家掌握实权,因此季孙对孔子一直很客气,孟孙家与孔子是亲戚关系,因此对孔子一向也很客气,只有叔孙家跟孔子没什么关系,所以叔孙武叔可以没有顾忌地瞧不起孔子。
  子贡尽管在鲁国没有官职,但是地位崇高。根据《史记》记载:“子贡结驷连骑,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,所至,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。”子贡代表鲁国出使,所到之处都享受国君的接待水平。一来,子贡有钱而且口才好;二来,子贡跟吴国太宰(后为越国太宰)伯嚭关系很铁,没人敢惹。某种程度上,鲁国的存亡都是由子贡来决定的。
  由于这两层原因,叔孙武叔就竭力吹捧子贡贬低孔子。事实上,叔孙武叔的看法在当时是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。
  可惜的是,子贡丝毫不领叔孙武叔的情,反而讽刺他没见识,井底之蛙。叔孙武叔被子贡讽刺挖苦,一点脾气也没有,因为子贡在鲁国的地位接近于保护神。
  对于子贡来说,越是不敢将自己与老师相提并论,其实也就越是抬高了自己。
  现实解说子贡说得对,你以为不好的,很可能是你自己不得其门而入。所以,自己不喜欢的不要轻易否定,自己不明白的不等于就是不对的。
  7.30(19.24)
  叔孙武叔毁仲尼,子贡曰:“无以为也!仲尼不可毁也。他人之贤者,丘陵也,犹可逾也;仲尼,日月也,无得而逾焉。人虽欲自绝,其何伤于日月乎?多见其不知量也。”
  译文叔孙武叔诽谤仲尼。子贡说:“(这样做)是没有用的!仲尼是毁谤不了的。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,还可超越过去,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,是无法超越的。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,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?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。”
  解析不知道为什么,叔孙武叔就是死活要跟孔子过不去。子贡毫不客气,对叔孙武叔的用词也是越来越不给面子,连不自量力都说出来了。
  正是由于子贡对于孔子的推崇维护和世界各地的宣扬,孔子的名声才越来越大,孔子学生们的日子才越来越好过。所以,《史记》这样写道: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,子贡先后之也。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?
  现实解说后来孔子成了圣人之后,不知道叔孙武叔是不是受到了批判。再后来批判孔老二的时候,也不知道叔孙武叔是不是受到了追捧。
  7.31(19.25)
  陈子禽谓子贡曰:“子为恭也?仲尼岂贤与子乎?”子贡曰:“君子一言以为知,一言以为不知,言不可不慎也!夫子之不可及也,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。夫子之得邦家者,所谓立之斯立,道之斯行,绥之斯来,动之斯和。其生也荣,其死也哀。如之何其可及也?”
  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:“你是谦恭了,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?”子贡说:“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,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,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。夫子的高不可及,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。夫子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,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,教百姓立于礼,百姓就会立于礼,要引导百姓,百姓就会跟着走;安抚百姓,百姓就会归顺;动员百姓,百姓就会齐心协力。(夫子)活着是十分荣耀的,(夫子)死了是极其可惜的。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?”
  解析子贡在表示自己与孔子不能相提并论的同时,批评陈子禽说话不动脑子。
  陈子禽,也就是陈亢,陈国人,孔子后期的弟子。因为孔子后期已经很少亲自上课,陈子禽得到孔子的教诲很少,对孔子了解不多并且有些怀疑孔子的人品和学识。对于陈子禽的质疑,子贡非常不高兴,因此当面教训他。
  子贡尽管没有按照孔子的意愿去做,却非常信奉孔子的学说,这似乎让人无法理解。只能说,子贡的志向并不在那里。
  现实解说生子当如孙仲谋,收徒要收端木赐。
  7.32(1.10)★★★★
  子禽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。求之与?抑与之与?”子贡曰:“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
 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:“老师到了一个国家,总是设法了解这个国家的政事。是他想得到什么呢?还是想为这个国家做什么呢?”子贡说:“老师以温良恭俭让的方式来了解这个国家的政事。老师当然是想得到什么,这跟大家有什么区别吗?”(旧译:老师的追求,与一般人是完全不同的。)
  解析陈亢对孔子的质疑真不少,大致当时对孔子质疑的人也不少。
  对于这一段的解说,历来也是五花八门,关键在于最后一句。过往的说法,其实就是要千方百计将孔子也有所求这一点掩饰掉,把孔子说成无所求。其实不然,孔子是有所求的,求地位求富贵,这一点孔子从不掩饰。否则,周游列国干什么去了?子贡的口才回答这个问题绝对不用模糊,而且,按照子贡的风格,也决不会否认事实。所以,子贡承认孔子有所求,但是同时说明孔子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求取。最后,子贡反问:孔子所求的,难道不是大家所求的吗?
  春秋时期的人比后来的人要直率很多,没有后来这么多伪君子,分明是为了一个寻常的目的,却一定要把自己说得很超然很高尚。就像这句话,子贡原本是大大方方承认的,后人偏要怪几个弯,把孔子说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人。
  现实解说每个人都是有所求的,都是有自己的目的的。有所求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,只是实现所求的手段反映一个人的品德。
  7.33(12.8)★★★★
  棘子成曰:“君子质而已矣,何以文为?”子贡曰:“惜乎,夫子之说君子也。驷不及舌。文犹质也,质犹文也。虎豹之椁犹犬羊之鞟。”
  译文棘子成说:“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,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?”子贡说:“真遗憾,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。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本质就像文采,文采就像本质,都是同等重要的。去掉了毛的虎、豹皮,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、羊皮一样。”
  解析棘子成是谁?不知道。不过既然子贡称他为夫子,此人的地位应该是很高的,或者学问应该是很高的。棘子成来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?也是质疑孔子。孔子曾经说过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”,提倡文与质相得益彰,君子要二者俱备。子贡的回答很巧妙,比喻很恰当。假如孔子在世来回答这个问题,大致也就是这样。此时回顾,子贡在与孔子的斗智斗嘴过程中学到了很多。原先,子贡固然口才不错,可是言不及义,多半是富二代那种油嘴滑舌以及商人的花言巧语,通过在孔子这里的学习,子贡的口才上了档次,逻辑能力和比喻借代的水平有了质的提升。因此,子贡是最深刻感受到老师学识的人,这也就难怪子贡竭力吹捧孔子了。
  从叔孙武叔到陈亢到棘子成,基本上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。在孔子去世之后,从当权贵族到孔子的门徒到其他的学者,对孔子的质疑是连绵不断的。而捍卫孔子最得力的就是子贡,子贡凭借自己的地位、学识、口才和对老师的崇拜,对所有的质疑者予以毫不客气的反击。孔学能够延续,能够发扬光大,子贡可以说居功至伟。子贡就像一把保护伞,保护着曾参、子夏等人去传播孔子的学说。
  现实解说人靠衣裳马靠鞍,实在不行去整容。一盒月饼几百块,卖的实际是包装。
  附 传奇般的子贡
  子贡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,对于孔子,对于孔学,子贡都是不可缺少的人物。
  子贡与孔子的关系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,他们从敌对到相互欣赏到情同父子,简直就是一幕幕喜剧。
  孔子晚年,子路在卫国、颜回早死,冉有老师关系不佳,因此孔子特别依赖子贡。而子贡情商超高,又特别有钱,对老师从心底里关心。冉有和子贡都在帮老师,但是子贡帮老师更有技巧,往往既帮助了老师,又照顾了老师的面子,可是说件件事情都抓在老师的痒痒肉上,所以孔子非常喜爱他。
  孔子临终,盼望着子贡前来看望自己,当子贡赶来的时候,孔子在门口迎望,慨叹:“赐啊,你怎么来这么晚啊!”孔子的后事,也都是交代给子贡去办。
  而子贡不仅为老师尽心操办了后事,还为老师守墓六年。之后,所到之处,都在宣扬老师的名声和学问。历史上认为,子贡是第一个也是最卖力把孔子推上圣位的人。孔子的学校也是在子贡的全力扶持下得以继续和发扬,因此,对于孔门和孔子的学说,子贡的贡献可以说无与伦比。
  除此之外,子贡还是一个伟大的外交家,帮助鲁国多次化险为夷。按照《史记》的记载,凭着子贡的斡旋,改变了当时的局势。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中这样写道:故子贡一出,存鲁、乱齐、破吴、强晋而霸越。子贡一使,使势相破,十年之中,五国各有变。
  此外,子贡还是一个大富豪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中记载:子贡既学于仲尼,退而仕于卫,废着鬻财于曹、鲁之间,七十子之徒,赐最为饶益。子贡结驷连骑,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,所至,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。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,子贡先后之也。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?

上一章 · 章节列表 · 下一章